[ 通航是一個政策性、技術性均極強的行當,目前缺的不是資金,而是專業人才、空域資源與基礎設施支持 ]
華西村在我國鄉村中又帶了個頭,國內第一家村辦航空公司在華西村悄然開航。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5日從中國民航局獲悉,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向江蘇華西通用航空公司頒發了商業非運輸航空運營人運行合格證,意味著這家通用航空公司得以正式投入運行。
江蘇華西通用航空公司,正是華西村組建的華西集團獨資成立的通用航空企業。一年前,華西村向民航局提出籌建申請時,就已經花費將近9000萬元,從美國和歐洲引進了兩架直升機,當時,直升機主要由上海一家公司托管。
如今,通用航空公司正式獲批后,華西村的村民,就可以坐上由村里直接經營管理的飛機,在空中看家鄉了。
當然,華西村辦航空的“野心”,并不局限于此。
根據華西集團提供的資料,目前,華西通用航空主要經營“空中看華西、空中看江陰”的旅游業務;下一步,公司業務還將逐步發展到長三角蘇、錫、常地區的空中游覽,并將利用“到江陰城區只要4分鐘、到無錫城區只要9分鐘”的便利,積極介入應急救助等其他通用航空運營領域。而在“十二五”期間,公司計劃擴大運營至5架直升機和1架公務機。
其實,做空中的旅游項目,華西村的村干部們已經醞釀多年。早在建村35周年、40周年、45周年的時候,村里就特地從外地租了幾架直升機,讓部分村民初步實現了空中看華西的愿望,兩年前,華西村還投資1000多萬在村里修建了兩個停機坪,并與國內兩大專業培養飛行員的高校合作,計劃培養100名飛行員。
“購買直升機、成立航空公司,是以第二產業為主的華西村向服務業等第三產業轉型的具體措施之一。”華西村的黨委副書記,同時也是華西集團副總的李慶告訴本報記者,目前,華西村每年接待國內外游客已超過200萬人,旅游在各產業中的貢獻越來越大。
已經看中這一塊市場的,并不只有華西村。而據記者了解,目前全國各地已經批籌或等待批籌的通航企業不下百家。
就在上月底,江蘇南京也有一家名為“若爾”的通用航空公司,獲得了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頒發的商業非運輸航空運營人運行合格證,經營范圍同樣首選直升機空中游覽、商務飛行、空中廣告、空中拍攝,同時還將提供直升機私商照培訓、緊急救助、城市消防、空中護林等業務。
不過,與從事民航運輸的民用航空以及發達國家的通用航空相比,我國的通用航空發展才剛剛起步。
“通航是一個政策性、技術性均極強的行當,目前缺的不是資金,而是專業人才、空域資源與基礎設施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高遠洋曾告訴本報記者,他認為,通航產業要進入快速發展通道,至少還需要三到五年。
國內一家通用航空企業的高層也對本報記者指出,目前國內的通用航空企業要想盈利并不容易,因為各方面的發展還受到一定的阻礙,比如飛行要經過層層審批,機場、航油配套少,飛行員和保障人員也奇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