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其中,加強機場規劃和建設被列為首要任務,這意味著民航機場建設將迎來一個新的春天。事實上,近期全國各地機場建設已有加快之勢。
去年年底,首都新機場項目通過國務院審議,項目選址定于北京大興區榆垡鎮。近期業內有消息預計今年新機場可以實現局部開工,2014年實現全面開工,投資將超700億元。另外,根據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調整顯示,一條從中心城區至北京新機場的軌道交通快線將投入建設,線路長37公里,實現全程半小時到達。這也是建設北京新機場重要的配套工程,約投資197億元。
除此之外,海南博鰲機場、陜西安康新機場、煙臺潮水國際機場、成都新機場等近期均傳來好消息。今年博鰲機場建設全面啟動,機場征地2700畝工作已經全部完成,并有望在兩年內建成;煙臺潮水國際機場籌建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預計于2015年建成通航;近日國家有關部門聯合下達《關于同意遷建陜西安康機場的批復》,正式拉開安康新機場建設序幕;而成都新機場的選址也進入最后的報批階段。
有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境內民用航空(頒證)機場共有180個(不含臺、港、澳地區),其中,年內定期航班通航機場178個,通航城市175個。未來幾年將再建造40座機場。屆時,機場總數將增至220座。據中國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民航局”)機場司司長覃章高介紹,2013年民航重點建設項目22個,其中竣工項目6個,續建項目7個,新開工項目9個。
隨著全國各地陸續開工建設機場,當地企業將率先受益。就拿首都新機場建設來說,泛海建設、中化巖土、三元股份等北京大興區當地上市企業有望分得一杯羹,首開股份、北京城建等北京當地基建企業也有望從中獲益。此外,在通航發展初期,中信證券認為,通航產業鏈上下游的航空維修企業海特高新、空管系統軟硬件制造商川大智勝和四創電子、以及機場地面設備制造商威海廣泰將逐步受益。
機場建設除對本地經濟帶來效益外,對周邊城市也將起到了一定的輻射作用。例如,河北省為抓住首都新機場啟動建設的有利時機,正謀劃在廊坊、涿州建設空港新區,推進經濟一體化發展。業內人士認為,空港新區的建設,一方面會增加同北京基礎設施對接的機會,對廊坊和保定北部的城市發展帶來巨大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會對周邊的產業,特別是臨空產業及高端制造、航空服務業帶來巨大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