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合并上海航空進而在上海市場占據絕對優勢的東方航空(600115.SH;00670.HK),正在通過內部整合和投資傾斜,悄然布局傳統上由中國國航(601111.SH;00753.HK)把持的北京市場。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昨天(17日)獲悉,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東航”)正在對旗下的河北分公司與中聯航進行重組,年內,河北分公司的資產有望被注入中聯航,兩家公司的市場和運力調配也將統一。
與此同時,由東航投資、中聯航獨用的北京南苑機場,也剛剛完成了擴建啟用,這也正是東航為“北上”所開辟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簡稱“首都機場”)之外的第二支點。
重組做大
中聯航是2004年由當時的上海航空與中航材集團共同組建的航空公司,在上海航空并入東方航空后,中聯航也即成為東方航空的子公司,并獨家運營位于北京、此前只為軍用的南苑機場。
“由于中聯航與河北分公司的基地地理位置和市場接近,因此存在整合的必要性,今年以來,公司一直在籌劃中聯航與河北分公司的重組整合。”東航一位管理層對本報記者透露,未來兩家公司的市場和運力調配將統一,資產重組也希望能在年內完成。
為了更順暢地推進兩家公司的資產重組,國資委已經批復中航材集團將所持中聯航20%的股權無償劃撥給東航集團,從而使中聯航成為東航的全資子公司,最終,河北分公司的資產將被注入中聯航。
目前,中聯航共有12架飛機,與河北分公司的機隊數量相當,一旦兩家公司重組合并,中聯航的機隊規模將增加一倍,從而由一個小型航空公司向中型航空公司邁進。
值得注意的是,為做大中聯航打基礎,東航油井投資3.5億元,對中聯航獨用的南苑機場進行了擴建改造。本月初,南苑機場新的航站樓正式啟用,可以滿足600萬人次的年旅客運輸量,同時,停機坪改造完成后,南苑機場將可停放25架左右的中聯航飛機。
搶占北京
事實上,中聯航急速擴張的背后,是東航搶占北京市場,以及為介入首都第二機場的提前布局。
目前,北京是中國最大的單一民航市場。東航總經理馬須倫告訴本報記者,如今北京市場也被公司定義為“高收益的核心市場”,因此會全力以赴進行拓展。
長期以來,北京的航空市場一直由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簡稱“國航”)占據第一大市場份額。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民航局”)的統計,2011年,首都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達到7867萬人次,同比增長6.4%,如果2012年仍保持6%左右的增長率,將超過首都機場三個航站樓的設計指標。而相比之下,距離天安門僅13公里的南苑機場,航班時刻仍有不少增長空間。
這也正是東航希望盡快做大中聯航的重要原因。“中聯航瞄準的就是溢出市場,首都機場是目前全世界最繁忙的機場,每年溢出市場的規模大概在800萬-1000萬,在首都第二機場建成前,中聯航可以充分利用在南苑機場的便利條件消化這一部分客流。”東航一位管理層告訴本報記者。
上述管理層進一步透露,待未來首都第二機場建成后,中聯航也有望搬遷至首都第二機場,而在東航內部,北京還被定義為“隱形樞紐”,即利用東航的國內航線網絡,接駁東航所在的天合聯盟成員航空公司的航班,飛往國內外其他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