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12F是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一代渦槳通用支線飛機,匯集了中航工業哈飛30年通用飛機研制經驗,被用戶親切的稱為“愛客”(AIRCAR),也道出了其滿足客戶需求的研制初衷。
該機型首次亮相珠海航展上,并進行了精采的飛行表演。作為國產通用飛機的最新成員,其矯健身姿必將在世界同級別飛機的市場競爭中,備受矚目,脫穎而出!
良好的綜合性價比,名副其實的“愛客”
通過多方面的市場調查和分析發現,近年來隨著世界燃油價格的持續攀升,渦槳飛機在短途航線上使用的經濟性優勢日益彰顯。運-12F鎖定以面對低成本支線客運市場為主的渦槳飛機,采用最新的適航規范進行研發,其宗旨就是要為社會提供一種高安全、高可靠且低成本的飛行服務。
圍繞這一研發宗旨,這一飛機與同屬一個噸位或座級的競爭機型相比,如西班牙的CASA-212、捷克的L-410/420、法國SK-105等,擁有最大平飛速度460公里/小時、滿油航程2600公里、滿客航程1500公里、單發升限6000米等卓越性能,無論從技術指標、運營效率、飛行安全及全壽命使用成本上,均優于競爭對手,綜合性價比最高。同時,能在國內按定期航班使用,滿足相關適航條例和運營條例的要求。飛機在舒適性和運營成本上形成與競爭飛機的相對明顯優勢。
良好的改裝及多用途性能,心想事成的“愛客”
運-12F為適應客戶的多樣性需求,早在設計之初,即將多方使用需求融入到飛機的設計制造之中。機身設計除能乘坐19名旅客,還可滿足裝載3個LD3集裝箱的要求。充分考慮到航空公司多種裝載需要,采用模塊化設計,稍加改裝即可用于旅游包機、VIP專機、海洋監測、空投空降、人工降雨、海岸巡邏、航空攝影、地質勘探、農林播種、醫療救護、教練機、空投空降等多種用途。
為使飛機適用于海島運輸,飛機的結構、部件、零件和制造工藝等均多層次采用防腐蝕和防鹽霧設計,如使用耐腐蝕的合金和復合材料,相關部位多層電鍍涂層,增強飛機的密封性等,以確保飛機在海洋性氣候下的使用性能和壽命,同時,飛機布局形式為上單翼、單垂尾、低平尾布局和全金屬、長桁隔框式半硬殼結構。為提高巡航速度以及減少飛行阻力,采用可收放式前三點起落架,機翼為懸臂梁式結構,增加為主起落架整流用的整流罩。選用加普惠PT6A-65B渦槳發動機,最大起飛/連續功率達1100馬力,為飛機提供強勁、可靠的動力。確保其良好的滿油、滿客航程也可保證飛機在沿海島嶼距離內順利往返,根據需要還可以通過對油箱進行改裝,進一步提升其滿油、滿客航程。
同時,與以適應高原飛行著稱的運12E型機相比,運-12F將單發升限從運-12E的4000米提升到6000米,高原性能進一步增強,適應我國高原面積廣大的地理特點,該飛機可飛躍我國大部分高原地區,完成多種高原作業。
領先的新技術應用,值得信賴的“愛客”
運-12F是我國第一種按照CCAR23-R3適航審定標準設計的飛機,為提升飛機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帶給用戶更人性化的體驗,運-12F飛機還在設計中采用了損傷容限設計、CFD技術、計算電磁學分析和可靠性、維修性設計。
在目前全球該座級飛機中,運-12F飛機率先應用損傷容限結構設計技術。顯著提高整機結構的安全性,提高了飛機結構壽命,降低了使用維護費用。CFD技術使這一機型的布局更加優化,全機阻力明顯減小,飛機的經濟性和安全性大幅提高。計算電磁學分析大大提高了飛機系統的電磁兼容性,使用更加舒心便捷??煽啃?、維修性設計解決了用戶使用的后顧之憂,保證飛機的高效使用。
此外與霍尼韋爾公司合作開發的先進綜合航電系統,為用戶提供了人性化的操作空間,為輕松駕駛和任務執行提供了便利。運-12F飛機的駕駛艙和客艙內設則由意大利專業公司設計,座艙布局靈活多變,空間利用率高、造型簡潔流暢,乘坐環境舒適。
多種先進設計、技術、設備的綜合使用,使運-12F飛機將商載、速度、性能和任務的靈活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滿足了客戶對新一代渦槳通用支線飛機高性能、高性價比、低成本、低消耗和人性化的期盼。
自2010年12成功首飛之后,后續工作按計劃進行,預計明年可完成適航取證工作,正式批量投放市場,展翅高飛,在全球民機天空勁書一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