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市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鄂爾多斯通航),成立于2003年,是經國家民航局批準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的首家甲類通用航空企業,公司建立以來一直秉承“民生通航保民生事業”經營理念,全力以赴投入人工影響天氣氣象工程、植被保護與植被恢復環境工程、農化施肥糧食工程、中華圖庫建設工程等民生事業,率先踐行國家“民生航空”戰略理念,充分體現通航“民生線、生命線、維穩線”公益事業責任心。特別是在人工增雨、飛播造林、農化作業、航拍物探項目中投入巨大,且取得卓有成效地成績。
1、人工增雨
2010年至今,我司與各地氣象局配合累計實施1000余次飛機人工增雨作業,發射增雨火箭彈5000余枚,有效緩解了各地區降雨不均帶來的旱澇災害。隨著人工增雨不間斷地實施,內蒙古、榆林等地區降水量與降水次數明顯增多,無論青青草原還是田間地頭,都是綠意蔥蔥,青青城鄉,在防災減災、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促進經濟發展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圖為內蒙古電視臺對公司人工影響天氣采訪
2、飛播造林
鄂爾多斯通航聯手國家、地區林業局和中國億利資源集團等眾多企業,秉承“引領綠色GDP經濟,開拓人類生存空間”的中國夢,自成立2003年伊始,開始庫布齊沙漠飛機播種造林種草至今一直未從停息,嚴格按照國家級沙漠治理工程飛機播種造林規劃設計,用飛機裝載林草種子飛行于庫布齊、毛烏素沙漠上空,準確地沿一定航線按一定航高,把種子均勻地撒播在庫布齊荒山荒沙上,充分利用林草種子天然更新的植物學特性,及時開展播種區域人工增雨作業,在適宜的溫度和適時降水等自然條件下,促進種子生根、發芽、成苗,經過封禁及撫育管護,達到成林成材或防沙治沙、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的播種造林種草法,修復沙漠化和鹽堿化土地2.1萬多平方公里,包括內蒙古庫布其、毛烏素、阿拉善等,促進了沙漠生態修復、生態健康、生態光伏、生態旅游等產業發展,讓荒漠變成了綠洲,變成了沃土,長出了綠色財富,帶動農牧民脫貧致富,創造了良好的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實現了“生態、經濟、民生”的平衡驅動可持續發展,為草原生態綠色中國夢增磚添瓦。促進了“全球治沙領導者”億利生態城建設,為中國蒙、漢、回民族團結奮進奉獻力量。
圖為:飛播造林機隊運五/運五B
圖為:庫布齊沙漠飛播造林種草作業中
3、農化作業
西蒙集團連廣明主席,成長于農業經濟時代,發展于工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雖然可以為企業快速帶來經濟利益回饋,但他深知“民以食為天”于民于國地重要性,他義不容辭地肩負起農業綠色經濟帶建設責任,10多年來,他對國家農業部、東北糧食基地農業建設工作給予莫大的幫助,他想方設法充分利用通航公司航空器在間隔農作物頂端的5-7米超低空飛行作業數年,為東北北大倉國家糧倉奉獻著自己的綿薄之力,外界贈語鄂爾多斯通航人“年年農化義不容辭,年年豐收笑容滿面,為倉滿而自豪點贊”。
圖為東北農化作業
4、航拍物探
航拍是指從空中拍攝地球地貌,獲得俯視圖,此圖即為空照圖,為了讓航拍照片穩定,鄂爾多斯通航嚴格要求客戶使用如Spacecam等高級攝影設備,利用三軸陀螺儀穩定功能,提供高質量的穩定畫面, 航拍圖能夠清晰的表現地理形態,因此除了作為攝影藝術的一環之外,也被運用于軍事、交通建設、水利工程、生態研究、城市規劃等方面,鄂爾多斯通航為了普通民眾出行方便,為了城鄉合理規劃,為了工業經濟建設向中華圖庫源源不斷地支援力量。
圖為:空中航拍作業中
鄂爾多斯通航積極響應國家通用航空事業發展政策,率先踐行國家“民生通航”發展理念,助推內蒙古自治區“8337”草原經濟發展戰略,服務地區經濟建設同時將“民生通航”發展理念踐行到全國各地,公司除了目前從事滅蝗蟲、空中施肥等糧食工程,空中播種造林種草環境治理工程、人工影響天氣氣象工程、中國地理圖庫資源建設等民生項目外,正在推進通航機場及基礎設施建設和助推通航支線航空事業,實現短途運輸“飛起來”的目標,加強現有支線機場通達性,著手進行區內支線機場的“環飛”和“串飛”,由通用航空向通勤航空、應急航空升級持續發展,有效改善偏遠地區居民的出行條件,提升醫療救護、搶險救災水平,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得到有效救治,使區內各族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充分體現中國通航企業發展對偏遠和經濟欠發達地區人民的關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