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事例:在某航班上,機長違反駕駛艙管理規定,欲將其夫人帶入駕駛艙。乘務長在提醒無效的情況下,讓其夫人進入駕駛艙,最終引發頭等艙旅客投訴。在航空公司的后續調查過程中,當班乘務長、頭等艙乘務員未如實向部門反饋事情經過,始終按照機長的要求隱瞞真相,致使公司內部處置和調查陷于被動,引發旅客二次投訴,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影響了公司的品牌形象。
此事件不僅是單純的投訴問題,而是揭示出了一些人安全意識的淡薄和安全防線的脆弱,值得業內深思。
機長作為航空公司極具話語權的稀缺資源和航班上的最高指揮者,其權利是否受到制約和限制,其命令是否必須不被質疑地全部服從,即使與手冊規范有所違背,或凌駕于安全規定之上。身為航班最高權力者和安全責任的直接肩負者,機長應具有深入骨髓的安全意識,以身作則,確保安全制度的落實。若機長都帶頭不實踐安全規則,鼓勵機組成員對安全隱患視而不見,使消極文化占據上風,負能量充斥客艙,航班安全豈不岌岌可危?旅客怎能不心驚膽戰?
乘務長作為執行者,在遇到領導要求與實際規則相背離的情況時,應如何適當處理?這就涉及對執行層員工進行安全培訓時是否全面,是否深入到安全理念和風險意識層面;是否特別強調了在手冊與命令相矛盾情況下的得當處理,以及從意識形態方面培養和倡導剛直不阿的主流價值觀;是否隨時關注員工思想動態,并及時肅清思想毒瘤,消除負面影響?從員工角度來講,違背領導會擔心被“穿小鞋”,違背規定會被追究責任,因此既不能當面反駁,也不能盲目服從。明智的做法應該先向領導解釋強調規定和自己的為難之處,若領導仍固執己見,則在事后立即通過正常的信息匯報渠道對此問題進行報備。在接受事件調查的時候應態度委婉、實事求是。
歸根到底,此問題根源于管理機制和企業文化。公司管理機制是“人治”還是“法治”,是“手冊說了算”還是“領導說了算”。管理的最高層次是文化管理,通過企業文化影響人、約束人,變被制度管控為主動符合制度。文化是自上而下形成的。管理者應具備極高的安全文化素養,代表安全管理職業化的方向,以身作則,堅決執行手冊標準,并鼓勵員工在接收到背離手冊規定的命令行為時,及時如實上報信息,打消其受到威脅或遭遇麻煩的顧慮,養成自愿報告不安全信息的習慣。只有領導高度重視,員工積極實踐,才能在公司上下營造“安全第一、手冊至上、制度約束、文化管理”的管理氛圍,杜絕包庇、開紅燈、搞特殊的不正之風,建立正義積極的企業安全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