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民航“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會在京召開。民航局副局長周來振在會上強調,要將民航發展放在國家發展的大局中加以謀劃,以民航地區管理局為支點統籌地區民航發展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重點研究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綜合機場規劃體系。
周來振表示,更好地適應經濟新常態和穩增長的需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民航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要以規劃為龍頭,深刻思考、梳理問題、分析原因、謀篇布局,研究出臺一攬子計劃,解決當前行業存在的各種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做好“十三五”規劃,要樹立規劃是法的意識,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尊重規劃、敬畏規劃,一張藍圖干到底。
周來振指出,目前國家的各項戰略和舉措都更加關注區域發展,民航的區域性特征也已經顯現。民航各地區管理局要充分發揮體制優勢,結合本地區特點,在城市群與機場群協同發展、區域航路航線網絡、終端區空域規劃、機場布局特別是通用機場布局、區域內互聯互通、臨空經濟發展等問題上加強調查研究,積極協調引導,在統籌區域民航發展上主動作為、有所作為。
結合研究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綜合機場規劃體系,周來振強調,要在堅持長遠與近期相結合的原則上做好三項工作。一是系統研究機場分類原則,著眼于有效引導行業發展,著眼于中央和地方事權的劃分,著眼于機場分類管理,著眼于政策措施形成合力;二是系統研究新的綜合機場體系的框架,著眼于樞紐機場提升品質和效率,提升科技支撐和國際競爭力,著眼于充分發揮支線機場效用,提升互聯互通水平;三是結合建立綜合機場體系的研究,盡快梳理出一批重大項目實施計劃。
會上,民航局發展計劃司介紹了“十三五”規劃研究編制情況和對“十三五”期間民航發展形勢的分析,部署了下一步規劃編寫工作。民航各地區管理局從各地區發展特點出發,就區域一體化發展、長三角機場群發展、珠三角空域協調發展、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等內容作了專題發言。
民航局于2014年8月正式啟動“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最終將完成“十三五”民航發展總體規劃、9個專項規劃和7個區域規劃。編制工作圍繞戰略性、基礎性問題,設立了24個前期研究課題,目前經過開題和中期評審,大部分課題已結題,為下一步的編制工作打下了較好基礎。
|